· 

【杉下說德文】第一次以德語進行演講的故事(四)

繼續講回第一次用德語演講的故事。

 

上回講到,我還記得很清楚自己在演講中講過的內容,因爲講稿還保存在我的硬碟之內,一打開,當日的片段就從回憶中湧現。

我認爲,自己的演講沒有什麼特別之處,我只直接依照評估表格的要求來準備。演講要求全長十分鐘,就對應大概十張投影片。一開始導言介紹演講內容,然後每一張投影片說一個重點。手中拿的「貓紙」卡片也是預先打印出來,剪好釘好,說完一張就揭一下。

 

講稿是自己寫的,也沒有像實習報告般要內子幫我仔細修改,因為演講這回事,畢竟跟書面文體不同。如果硬記的話,演講就變成讀稿,太過生硬虛假,就失卻了講者和觀眾之間應該有的交流感覺。

 

反正都不會依書直說,又看見亞昂的表現似乎可以爲我「墊底」,間接「激勵」了我,我便更加不在意一些無法避免的語言小錯誤。慢慢講,但儘量保持流暢度。演講中途盡量只看卡片一兩眼,目光主要投向教授的方向,句子簡單直接就算,這樣的學術演講實在無需要有多餘的「表演」成分。

 

演講的確有很多種,有沒有「表演」成分,也可以斟酌。但不管如何,演講絕對是語言能力呈現的一個重要形式。

以往專欄,我已經多次提及我對德文的看法:語言是溝通的工具!我從不會跟學生研讀歌德和席勒的詩——因爲文學是藝術的一種,而我肯定不是藝術家,也沒有讀過很多文學作品,所以在課堂內我只求提升學生的溝通能力,也包括偶爾要求學生做一個小小的演講,幾分鐘就夠。

 

演講這個溝通的形式,有什麼特別的地方?

 

首先,它是一個比較單向的溝通,整個過程都是一個講者向大量觀眾發出訊息,所以對於講者能否在壓力下無間斷地表達自己,是一個大挑戰。尤其是德文初學者,懼怕對話的時候,容易因爲恐懼和羞恥感令到說話音量越講越小,越講越閃縮,越講越混亂,表達就變得不清晰。如果平日已經懼怕對話,那麼對着幾個,甚至幾十個聆聽者的演講,就是一個終極「大佬」,固然難打,但如果準備得當,就是一個極佳的練習機會,而成功後,也會提升自己講德文的信心。

另外,就算是學術的討論,要達到真正的有效溝通,也不是要「拋書包」,用一連串深奧難明的專業詞彙和複雜的句式來炫耀自己的語言能力。越是複雜的概念,就越需要簡短的語句來講解分析。如果過份生硬,聽眾感受不到你是在跟他們對話,光把一篇學術文章朗讀出來,很快就會雲遊太空。我有幾個「華麗派」學生,在學習德文初期,已經不斷問我,何謂「型」的字,「型」的句式,但原來最「型」的語言,就是簡單直接,令人能夠立刻吸收講者訊息的語言!演講既然難,就更加要專注學習簡而精,快而準的表達方式。

 

「Vielen Dank fürs Zuhören!」最後一句,當然要感謝聽者的耐心。

完結後,我用眼尾把目光掃過教授的方向,發現他只擺了一個難以詮釋的表情…

 

延伸閱讀:  

【杉下說德文】第一次以德語進行演講的故事(一)

【杉下說德文】第一次以德語進行演講的故事(二)

【杉下說德文】第一次以德語進行演講的故事(三)

 

此為石賈墨之原創文章,轉載前請事先徵求授權並註明出處 www.stegermatt.de  

  

 

想緊貼我嘅最新動態?即刻Follow我嘅FacebookInstagram  

想知多啲有關課程嘅資料?即刻Click入嚟呢到睇下啦  

  

歡迎隨時聯絡我了解更多  

WhatsApp:  +4917695274920  

Signal: +4917695274920  

Telegram: @Stegermatt 

 

 

Write a comment

Comments: 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