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年釣起的第一條鱒魚,斑紋十分搶眼
之前介紹了兩樣德國的地道菜式,今次來一次番外篇,說一下食材和獨特“獲取食材的方法”。
德國釣魚
還記得小時候其實是不喜歡吃魚的,原因十分簡單:味道雖然不錯,但因為多骨,肯定沒有其他可以大大啖吃的東西來得爽快。到往後才了解到清蒸新鮮鯉魚尾,什麼都不用下。就用幾條薑蔥隔水蒸,是難得的人間鮮味,自此對吃鮮魚的熱情就從未退減。
來到德國,畢業以後,雖然也沒有很多空閑的時間可以用,但我其實是賤骨頭一副,不用讀書了,要走去考車牌,車牌考完了,就要繼續尋找下一個“細藝”。機緣巧合下,因為朋友有釣魚的習慣,所以打算跟他一起去釣魚,享受一下德國的山水,又可以有新鮮的魚吃,何樂而不為呢?我便直接跟他說:你可不可以帶我去釣魚?當時我以為拿起魚竿,抓起幾條蟲蟲,跟他一起去釣便可。豈料他竟然說:你想得美!在德國釣魚不是容易的事!
我反問:釣魚,差的話,頂多是白釣,有何難?
他跟我解釋:在德國,所有公有水體也是受到保護的,如果你要釣魚的話,必須要去市政廳登記申請成爲“釣魚執照持牌人”,去上最少三十小時的課,然後考試,試題分五個部分,共六十條選擇題,而題目是從八百條試題庫中選出來的。考到釣魚牌照之後,再要去申請地區釣魚協會的會員資格,每年需要為協會工作十小時,還要付上一定的會費,才可在協會跟政府協定的水體中釣魚。
釣魚執照:藍色一張紙,”價錢“不菲
我聽得目瞪口呆,釣條魚而已,幹嘛要搞一場大龍鳳?甚至一度卻步,爲了一門自己未必十分熱衷的興趣,花這麽多的時間和金錢,到底值不值呢?當時因爲工作關係,短暫搬往公司總部附近,自己一支公,晚上的確閑著,就花時間來咪書吧!最後登記,上課,買教材,考試,入會費等等,總共花了接近四百歐羅,折合港紙超過三千幾,每年還要付一百歐羅的會費,而去上課,熟讀教材,試題,也花了超過幾十個小時的功夫。
不要小看這考試,八百條題目涵蓋了魚類知識,水體和水生植物知識,自然保育的方法,釣具,相關的法律等,而且問題不像考車牌的問題,光用邏輯思維是不能推敲的,例如有一條問題問:何種魚,在產卵的時候會出現特有的斑點?(Bei welcher Fischart tritt Laichausschlag auf?)答案是鯿魚(Brasche),這些歐洲出產的淡水魚,香港人不常吃,名稱也從未聽過,還要用德文來選答案,就是要記住呀!當時我真是費了很多心神來讀,考試亦自然無驚無險,但現在差不多忘記得一乾二淨了。
每個州分有自己的試卷和問題庫,問題關於本地魚類
恐怕是任我此生釣盡多少條魚也好,這筆數也算不過來。興趣嘛,自然是要花錢,名副其實釣勝於魚。
說完了“釣”,終於可以講一講鱒魚。
是日主角:鱒魚
鱒魚可能大家也聽過,我第一次聽鱒魚這個名稱是在小學的音樂課上,書中介紹了奧地利作曲家舒伯特寫的“鱒魚五重奏”。老師當然不會介紹舒伯特給一堆小學生,亦沒有彈奏,祇記得書中的水墨插畫,綠油油的山谷中,溪水流轉,一條條鱒魚從水面躍起,十分有詩意。你問我什麽是鱒魚的話,一路以來都衹有想起這幅水墨畫。
水墨畫家下的鱒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