去年在香港爆發的抗爭運動,勇武的抗爭形式, 正式受到香港人的重視。
可是,街頭衝突的烈度上升到一個令人撕心裂肺的境況, 大家就知道,除非踏上「北愛化」此一極端險途, 否則要推進運動的進程,就必需要寸土必爭;爭者, 亦不可只限於香港的「土」。我身在德國,出於遙望家鄉的無助, 也希望兄弟爬山,在國際線上略盡綿力。
作爲「德國戰線」的一份子,自覺可幸,大部分香港人都明白本地抗爭雖然重要,但亦有其限制,所以對於國際層面上的工作十分支持, 就單單以眾籌登報一事爲例,眾籌推出之後短短數小時, 就得到七位數字的款項。香港人的支持力度,在此可見一斑。 我希望這股力量可以持續下去,「天下制裁」就不會遙遙無期。
人在德國,角色自然有所不同。我自己對於整個運動的看法, 跟身處香港的朋友,必有出入。尤其是討論德國在運動入面的角色, 出於距離感,討論的焦點往往會有差異。
去年9月群眾到德國柏林總理府外示威,要求總理默克爾關注香港人的訴求。美聯社
講起德國,很多香港人都會說德國「奶共」,乃至整個歐盟都是「 廢柴」,因爲生怕開罪中共, 就會被中共以經濟作爲懲罰手段反咬一口,所以在香港問題上, 連嘴皮都不敢硬,就不必費神爭取德國支持。誠然, 德國的對華政策十分令人失望, 但部分人不斷強調德國親共的政治本質, 歐盟作爲巨型官僚機構有多窩囊廢,散佈失敗主義,用犬儒的形式, 不斷站在道德高地去批評國際工作「無用」, 只是香港網絡上一個令人惋惜的劣質化現象。
德國手足,很多老早已經「上岸」,手持德國護照, 本可遙望香港存亡。但仍然投身戰線,就是希望出一分力。 我不知道其他德國港人有沒有這樣做, 但我無時無刻都想著一個問題:在如斯條件下,此時此刻, 我可以做什麼?
得出的答案往往是卑微的。
但無論答案有多卑微,實實在在, 我仍然覺得國際戰線要一步一腳印去做。做了,就自然有用, 聚沙成塔,愚公也可以移山。
…
本文未完,完整文章請參閱: